首页 > 新闻 > 网评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读懂另类专业背后的专业范儿

作者:谭敏  文章来源:濮阳早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6-01-21 08:58:29   

近日,云南师范大学筹备成立马铃薯学院引发社会热议,有网友认为开设马铃薯学院很另类,并盘点出中国各高校的另类专业,列举了诸如武汉商学院成立的“热干面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开设的“彩票专业”、青岛农业大学开设的马科学专业、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成立的殡葬专业等。

有人觉得这些专业奇葩,无非是因为这些专业与大众熟悉的中文、历史、法律、管理、电子、建筑等传统高校专业不太一样,研究的领域也不太相同,显得有些另类。但看清了这些“奇葩”专业“奇”在何处,你会发现,这些专业还真的不是为了博眼球。

所谓奇葩专业,首先“奇”在新。比如,北京师范大学开设的彩票专业。现代彩票在中国的发行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为止不过短短三十年的历史,可是,这一从业人员已超百万、发展迅猛的行业却一直面临专业人才匮乏的难题。应该说,和彩票专业一样,国际管家专业、高尔夫专业、马科学专业这些看似另类的高校专业都是为新兴行业培育专业人才的。

所谓奇葩专业,还在于实。用句大白话来解释,就是太接地气了。就拿马铃薯学院来说,网友调侃可以下设酸辣土豆丝系、炸薯条系等,言下之意是觉得这些不具备高大上的研究价值,拿不上台面。可是仔细想想,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快餐在中国攻城略地,也就是炸鸡炸薯条汉堡包那么三板斧,而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我们的中式快餐却始终无法产业化复制,原因也正是我们缺乏研究这些有实际应用价值课题的学术风气和学术氛围。而事实上,在马铃薯主粮化的国家战略下,如何种植、推广,实在是很有研究价值的现实课题。

不难看出,“奇葩”专业正是对目前中国高校专业设置的一种纠偏。前段时间,被称作高考志愿填报另类指南的“千万别报体”在网上蹿红,各路“前辈”纷纷现身说法,“千万别报学前教育,因为操着卖白粉的心,赚着卖白菜的钱;千万别报国际贸易,因为听起来‘高大上’,结果还在国内混……”这些吐槽背后其实反映出的正是当前高校专业设置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老式古板的课程安排与新型思维模式的冲突、脱节落后的专业知识与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的矛盾,以致不少热门专业的毕业生,反而毕业就失业。

而反观这些看似冷门的“奇葩”专业,因为对接了新的人才需求,课程设置与学习安排也与实际接轨,就业率反而很高。比如马科学专业,因为国内马产业相关人才供不应求,高精尖人才更是抢手货。

就高等教育本身来说,大学一定要有特色,不能千篇一律。可中国的大学不仅学科设置同质化,甚至连校园建筑、教材都一样。社会需求变得多元化,高等教育也应该呈现多样化的面貌。这些奇葩专业可能正是未来高校发展的个性所在。

 


责任编辑:李俊